- · 《分子影像学杂志》投稿[04/09]
- · 《分子影像学杂志》数据[04/09]
- · 《分子影像学杂志》期刊[04/09]
- · 分子影像学杂志版面费是[04/09]
影像学引导下的肺癌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影像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医生的视野,让我们无需通过手术打开人体组织,就能准确看到人体内部结构;而医疗设备的发展扩大了医生的手,让我们不需要暴露人体组织和器官。
影像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医生的视野,让我们无需通过手术打开人体组织,就能准确看到人体内部结构;而医疗设备的发展扩大了医生的手,让我们不需要暴露人体组织和器官。可准确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治疗。进入新世纪,影像学引导下的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全球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在原位消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护身体。影像引导微创介入治疗从诊疗技术上可分为血管型和非血管型两大类;血管介入治疗的主要内容是选择性插管肿瘤局部输注化疗栓塞而不是血管介入治疗主要内容是经皮肿瘤消融治疗(Ablation)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1.化学消融
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组织,将消融剂直接注射到肿瘤内,达到原位灭活肿瘤的目的。化学消融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原发和转移肿瘤、肾上腺良恶性肿瘤、供血不足的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肺癌、盆腔肿瘤等或不完全碘油TACE术后肝癌填补病灶及淋巴结转移。常用的消融剂包括肿瘤细胞毒剂(各种化疗药物)、蛋白凝固剂等。
1.肿瘤细胞毒剂:常用的方法是根据肿瘤的细胞学类型,将化疗药物与少量碘油混合,注入肿瘤或转移淋巴结,制成抗肿瘤药物。在肿瘤中缓释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增加肿瘤局部化疗浓度,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系统的毒性损伤。优点是技术要求不高,方法简单易实施,缺点是药物在肿瘤中的剂量精确。释放时间不易掌握,往往需要反复注射。许多学者尝试制备负载各种化疗药物的缓释微球。与全身用药相比,在超声、CT或MRI引导下经皮注入肿瘤,增加了药物的释放时间和稳定性,降低了药物的血药峰浓度。和剂量的数量。目前,各种药物缓释微球仍在研发中。
2.蛋白质凝固剂:常用无水乙醇和冰醋酸。无水乙醇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其原理是引起肿瘤细胞凝固、细胞质脱水、肿瘤血管上皮细胞坏死、小血管血栓形成,引起肿瘤组织缺血性坏死。对于较小的肿瘤,由于肿瘤组织结构一致,无水乙醇容易扩散,肿瘤坏死更完全,而对于较大的肿瘤,纤维消融剂由于混杂成分,扩散受限。肿瘤。冰醋酸的分散性和渗透性大于无水己醇,直接破坏细胞膜,加速凝固性坏死。注射后,冰醋酸的组织学变化比无水己醇更快、更早、更明显、更彻底。其缺点是注射后常有腐蚀性。病人剧烈疼痛。热盐水或热造影剂的基本原理是将其注入瘤体内,使肿瘤的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消融的目的。 Ohnishi等于1993年使用热盐水作为实验治疗,获得满意的肿瘤坏死效果。随后国内学者等报道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应用表明,肿瘤内部温度难以控制,坏死组织不够均匀。
二、物理消融(Physicalablation)
在图像的引导下,通过物理冷或热的作用刺破病灶,使病灶坏死。物理消融分为热消融和冷消融。常用的热消融方法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激光消融。
1.热消融(Thermalablation):肿瘤细胞对温度非常敏感,不能耐受60°C以上的温度,70°C以上所有细胞都会死亡。全身热疗的体温不能超过40℃,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有限。通过物理方法在肿瘤内部产生高温,可以达到原位灭活肿瘤的目的。在热消融治疗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thermalAblationRFA)应用最为广泛。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消融电极将高频振荡电流引入肿瘤组织,使局部组织中的离子和极化分子与电流交替方向快速交替产生振荡,从而导致组织损伤。摩擦产生的热量来自组织本身,而不是来自射频电极。当局部温度达到50°C 4-6分钟时,组织细胞开始死亡;当温度超过70°C时,细胞立即死亡;当温度达到100℃时,细胞膜溶解,细胞间水分蒸发,组织解体碳化。肿瘤消融区呈球形或椭圆形。目前的多针消融电极一次最大消融直径为55mm。 RFA治疗的温度要求肿瘤细胞完全坏死,避免局部组织汽化和碳化,消融后组织逐渐清除并被机体吸收。射频热消融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肾、前列腺等实体器官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2.冷冻消融:最近的冷冻治疗设备,氩氦刀,采用焦耳-汤姆逊效应,使用常温高压氩气冷却。针尖最低温度可达-185℃。高压氦气回温温度可达70°C。通过冷冻和复温等循环加速肿瘤坏死。常用的探头是直径1.47mm的超细探头,通过多针组合可用于较大病灶的冷冻消融。低温冷冻的原理是在细胞间质中形成冰晶。细胞内外电解质和渗透压的变化导致细胞脱水和细胞膜损伤,进而导致细胞内冰晶形成和细胞变性坏死。在冷冻过程中,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内膜和基底膜膨胀破裂,复温导致局部微循环广泛血栓形成,进一步加剧缺氧,促进组织坏死。冷冻消融是目前治疗较大肿瘤(直径>3cm)的最佳方法,长期随访结果无任何副作用证明其生存率高。
文章来源:《分子影像学杂志》 网址: http://www.fzyxxzz.cn/zonghexinwen/2021/0707/556.html
上一篇: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下一篇:山东大学分子影像与超声医学研究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