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子影像学杂志》投稿[04/09]
- · 《分子影像学杂志》数据[04/09]
- · 《分子影像学杂志》期刊[04/09]
- · 分子影像学杂志版面费是[04/09]
青岛市中心医院分子影像科:火眼金睛揪出“真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大众网报道·青岛海报新闻记者赵尊 近年来,随着PET/CT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PET/CT检查用于现代医学。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月9日,记者走进青岛市中心医院分子影像科
大众网报道·青岛海报新闻记者赵尊
近年来,随着PET/CT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PET/CT检查用于现代医学。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月9日,记者走进青岛市中心医院分子影像科,走近这群造“眼金眼”的“幕后英雄”,深入了解PET/ CT。
岛城首例PET/CT,完成近4万例检查< /strong>
PET/CT可以同时获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它结合了断层扫描和全身成像的优点。一次检查即可完成全身器官扫描,对疾病进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从源头上遏制疾病的进一步恶化,起到良好的“抗癌”作用。青岛市中心医院拥有青岛第一台PET/CT,学科门类齐全,包括医师、技师、药师、物理师、护士。目前已检查近4万名患者,报告详尽细腻,准确诊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学科在常规成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药的合成和临床应用。针对18F-FDG PET/CT在前列腺癌评估中局限性大、特异性差的缺点,在稻城开展前列腺特异性显像剂18F-PSMA的首次临床应用,获得一致认可和好评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好评,同时推动了全市分子影像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家对CT中的“辐射”这个词还是很敏感的,平时也是一个热门话题。 “胸部CT的辐射剂量为3-4 mSv(毫西弗),PET/CT中的CT使用低剂量CT。 PET/CT的辐射剂量为8-10 mSv,相当于增强型胸腹部CT的辐射剂量。”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王艳丽主任表示,PET/CT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医疗常规检查设备,其辐射在安全范围内。
图片中的“火眼”经过提炼,诊断准确率高达98%
作为分子影像科的医生,你需要有一双“热眼”,专注于每一幅图像,避免误诊和漏诊,但“热眼”并不容易。为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分子影像科坚持疑难病例和重点病例讨论,积极参与各级学术交流,选派医生到国内一流医院学习,引进知名专家和先进的技术。作为青岛市医学会分子影像学分会理事长单位,科室每年举办学术交流会和继续教育项目,为岛城相关专业人士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
此外,影像学诊断随访是检查影像学诊断是否符合最终临床诊断和手术病理诊断的重要方法。是影像医生发现不足,提高水平的基础。为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分子影像科自2015年7月开始对所有PET/CT受试者进行电话随访,提高病理随访水平。提高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对情况进行认真跟踪,满意度达到99.8%,影像病例诊断准确率达到98%。
临床治疗的“幕后英雄”,为精准诊断奠定基础
分子影像医生一直扮演着“幕后英雄”的角色。大多数患者不知道他们的具体功能。虽然他们不直接参与患者的治疗,但准确的诊断和分析是临床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室坚持每天看图,特别是对疑难病例和罕见病例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方便临床决策。
“癌症患者家属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时检查结果出来后,家属会抱着我们哭,因为来这里的家属大多是家属恶性肿瘤患者,当你告诉他检查结果不是恶性或者恶性程度低的时候,家人的心理压力一下子就缓解了。”王艳丽主任告诉记者,有这样一位患者家属,虽然10年过去了,但当时的情况还是时常浮现在她的脑海里。一位母亲陪同女儿进行 PET/CT 检查。这个女孩刚刚大学毕业,只有23岁。因为老师体检时CT图像怀疑是肺癌,她来做PET/CT检查。 “我还记得这位妈妈来医院时的表情和语气,仿佛天塌了下来。当检查结束时,我告诉她可能不是肺癌,我妈妈泪流满面,她泪流满面,王艳丽主任说,增强CT检查最终结果是肺隔离,属于先天发育异常,女孩成功当了人民老师。
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科室鼓励青年人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王艳丽主任告诉记者,科室作为重点学科和主任单位,注重青年人的培养,资深医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给年轻的医生,并带来新的老,使他们在临床诊断经验上能迅速成长。该学科由博士领导。具有专业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职称,从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结论等方面提供全面指导,促进青年医生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新人的引进不断为团队补充新鲜血液、新思路、新知识,整个团队都成了绳子,在临床道路上不断前进和科学研究。近年来,本系共完成课题12项,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在研项目6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中文期刊10篇),其中SCI收录8篇。 2019年成为青岛市B类重点学科,学科名称为肿瘤分子影像诊断。
文章来源:《分子影像学杂志》 网址: http://www.fzyxxzz.cn/zonghexinwen/2021/0707/552.html
上一篇:田梅当选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
下一篇:分子影像领域“神仙打架”,加速迈进精准医疗